七成有工作、九成非自願——你真的了解街友嗎?
Q:為什麼萬華會有這麼多的街友?
關於萬華街友的議題,已經爭執非常久了。很多人都會問,為什麼萬華有這麼多的街友?這與萬華的碼頭文化有關。
艋舺是台北最早開發的地方,它位於淡水河旁邊的好位置,成為繁榮的貨運集散地,這裡聚集了非常多的碼頭工人。船上的水手下了船,第一件事就是去紅燈區解放一下,所以萬華的飲酒老街、酒店茶店,也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後來因為河道淤積,艋舺沒落,那些碼頭工人與出體力活的人年紀大了,身體傷了、壞了,無法負荷勞動力需求大的工作,又無法去做文書類的工作。他們沒有家人協助與照顧,就一身病痛,流落街頭。
流鶯、流氓、流浪漢、流動攤販、流動工人,這艋舺五流都是糾結在一起的。像龍山寺前的艋舺公園,以前是一片違建,裡面有很多妓女戶。後來違建被拆了,改成停車場,再改成公園,沒處可去的街友,當然就睡在這裡。另外,還有很多街友是被其他地區的警察載過來這邊丟包的。
聽前輩說,以前的治安真的很不好。萬華當地很多有錢人為了讓孩子有個好學區,都搬到其他地方去了。現在的萬華有很多房子都隔成小間,出租給獨居的老人。公園也不只有街友,還聚集了簽六合彩明牌的、賣明牌的,且堆了一大堆東西,當地人當然也會受不了,只好請公權力來處理。
後來政府與警察努力整治艋舺公園,查抄賭場,環保隊載走了好幾車堆積的垃圾,艋舺公園總算重見天日。
大家來艋舺公園的時候,會看到地上有很多包了透明垃圾袋的黑色大布袋, 那是社會局與環保局合作的產物。
每個街友都可以領到一個袋子。白天時,街友把自己的東西裝在裡面收好,集中到公園的角落,再出去工作。袋子以外的東西,都會被清潔隊載去焚化爐燒掉。這個措施,讓艋舺公園不會堆滿街友的東西,而街友也有基本的物資可以維持生活,是個共存的好方法。
大家白天來艋舺公園的時候,會看到幾百個老人閒閒沒事,在那邊晃。有的下棋,有的看六合彩明牌,大家覺得超恐怖的,整個艋舺公園都是街友。其實,不是這樣的,大部分的街友白天去工作了,這些很閒的老人根本就是附近的住戶,他們是有家的。
公園對他們來說,是社交聯誼、聚會的場所。他們又不像我們一樣科技到沒事就滑PTT、上網。他們不會用智慧型手機,也不會用電腦,眼力又沒有好到可以一整天在圖書館看書報,當然就來公園和老朋友聊天、發呆。
如果要算街友的數量,要晚上來看,或者數袋子的數量,根本就沒有幾百個那麼多,大概六十至八十個左右吧。
但只要艋舺公園發生的壞事,大家都認定就是他們幹的。明明白天亂丟垃圾的很多都是有家的人,大家卻說是街友做的。
之前發生艋舺公園香腸小販殺駐衛警事件,大家也說是街友做的。六合彩賭博的人,大家說是街友(有本錢賭這個,幹嘛還當街友啦)。爛事情就推給街友就對了,反正沒有人會幫街友講話。
街友生活在公共空間,但當他們被打、被偷、被搶,卻很少人敢去報警,因為覺得報警了,也不會被警察理,或者身上有好幾年前的案子前科,而不敢報。